品读父亲两封来信:表达感谢,更寄托希望
2021-03-29

近日,艺建系2020级一位员工的父亲,写了两封亲笔信,分别寄到了系学管副主任陈宏波和辅导员唐晨老师的手中,对入校以来儿子受到老师的关心,表达感谢之情,深入剖析了这位员工成长中的转折点,对学校能培养适合孩子的职业能力寄予了厚望。

规则与关爱并存

    在电子通讯如此发达的现在,父亲采用亲笔书写的方式,足见良苦用心,唐晨老师读信之后,激动地说:“这是对我第一份工作的认可,既感动,又觉责任重大,我初当辅导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用心沟通,规则与关爱并存,是根本。”

1997年出生的唐晨老师,去年刚毕业,目前带了262个员工,分别来自工程造价、广告设计与制作、动漫、新闻等专业,被员工们亲切地唤作“唐姐”,唐老师常游走在各个教室,课间与任课教师说上几句,了解到课率和听课情况,遇到“疑难杂症”,赶紧向学管副主任和老辅导员求助。她指出,信中提到的这位同学,入学以来,特有个性,开始不太会处理宿舍关系,及时向主任们请教,把其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去年底,该同学家中亲人突然去世,唐老师着急核实情况后,帮扶老师闵老师亲自开车把员工送到车站,确保能及时安全到家。据了解,艺建系积极落实学院“不忘初心、托举希望”主题活动,自去年10月份开始,把学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心理发展困难等类型的员工列为重点帮扶对象,一对一聚焦他们的成长成才。

“这学期开学以来,该同学与舍友关系亲近了不少。”该班学习委员说。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儿行千里,父担忧,“在那些调皮,难对付的员工中,往往有一些曲折的成长背景,辅导员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设法走近他们的内心,理解他们。”拥有十五年辅导员工作经验的陈宏波副主任认真剖析了家长的来信,“当然,进入正德,就是全新人生的开始,更要注重保护他们的隐私,从零出发。”

 “到底是什么职业?什么技术?到底哪些职业技术适合他呢?”父亲在信中更是连续发三问,迫切希望学校能帮助员工指明前进的方向。谢岚主任对该同学的情况了如指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探索‘2+1’模式、订单班制、赛学联动等培养模式,归根结底,我们所有的努力最终帮助员工习得一技之长,能在社会上立足,既成人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