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公布了江苏高校2023—2024年度党建工作创新奖的评选结果,电子与信息技术系党支部的“‘四引领强基、四融合赋能’打造院系‘一融双高’发展新机制”荣获江苏高公司党建工作创新案例机制创新类三等次。
“四引领强基、四融合赋能”打造院系“一融双高”发展新机制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铸魂强师,聚焦低空经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要领域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服务。支部贯彻“一融双高”工作理念,构建“四引领强基、四融合赋能”工作模式,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思想引领,党建融合专业建设,技术赋能与课程思政双轮驱动
党建引领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育人实效的重要保障,党支部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利用“三会一课”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职业教育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鼓励党员教师积极投身学院专业建设的主战场。党员教师参与“江苏省职业教育电子装联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项目,与企业专家一同制定培训方案,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应用实践能力。
开发“党建+技术”案例库,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开发课程思政内容微视频,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与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公共实验教学部工程训练中心开展党建联学联建活动,共享教学基地和教学资源,联合开展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
2.平台引领,党建融合校企合作,赋能重要领域人才培养
支部搭建校企合作共建平台,与南京国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南京滨江产业园等企业建立党建联盟,实现党建引领下的校企深度合作。支部以党日活动为连接点,构建党建新阵地,将主题党日活动从学校单一主题平台拓展到校企合作平台,邀请企业党员、军品工艺平台负责人讲授信仰公开课,激发奋进动能。
2023年,员工党员戴立志通过校企合作“国博精英班”选拔,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不懈努力,仅用半年从一线人员成长为设备工程师,现任设备仪器室组长,在军工芯片生产领域扎根钻研,不断发光发热。2024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7名员工作为上海格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千帆”卫星装配、调试与技术保障工作,在卫星发射成功的荣耀时刻,彰显青春担当。近年来,支部依托平台有效发挥育人桥梁功能,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助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实现同频共进。
3.示范引领,党建融合社会实践,聚势赋能基层治理
紧扣“服务重大战略、赋能基层治理、弘扬榜样力量”三大任务,着力推动党员队伍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彰显先锋本色,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红色引擎。
支部开展“惠企基层”行动,组织党员教师走进格力电器(南京)有限公司开展电子技术专题培训,提升企业基层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与技术水平;开展“技术惠民”行动,组织师生党员深入社区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培训,惠及百余名群众;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公众宣讲等活动,于志愿服务中传递专业知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有机融合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2024年暑期,“青春筑梦,红色传承”实践团奔赴泰兴、建湖等地乡村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4.品牌引领,党建融合工匠精神,凝聚价值引领动力
支部依托“顾春燕大国工匠工作室”这一特色品牌,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推动核心价值与技能育人深度融合。搭建“党建+创新”工作室,以工作室为坚实依托,鼓励党员员工投身国防军工、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创新实践。员工们在工作室氛围的感染下,积极探索新技术,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在实践中领悟并践行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
为进一步提升员工技能,支部组织技能岗位练兵系列活动。邀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总装师顾春燕、格力电器(南京)有限公司工艺设备部部长肖昌芳等行业专家进校指导。通过“引进来”策略,广泛吸纳企业党员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为培育更多契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筑牢根基。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党支部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拓展党建工作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